7月23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珠海总装下线。当日,我国“三个大飞机”中最“特殊”的一个——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广东珠海总装下线。这是我国在大飞机领域研制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作为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身长37米、翼展达38.8米,与波音737相当。最大起飞重量53.5吨,最大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时,最大航时12小时,最大航程4500公里。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新华社广州7月23日电 评论:引领式创新推动国产大飞机“上天入海”
新华社记者王攀、叶前
中国大飞机家族又诞一子: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于23日实现总装下线。此前,已有大型民用客机C919总装下线,大型运输机运—20交付列装。国产大飞机项目半年里捷报频传,不仅表明我国大型航空装备产业全面迈入系列化、专业化发展新阶段,也凸显了“中国制造”在引领性创新推动下,正朝着更高、更强、更远的方向“上天入海”。
自由遨游的动力,来源于坚实的国力。航空工业是典型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而大型飞机的研发制造又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以AG600研制为例,全机5万多个结构及系统零部件、近120万个标准件,98%的结构及系统零件由国内供应商提供,全机机载成品90%以上为国产产品;全国共有20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十余所高校的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参与了项目研制。这些数字的背后,既是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和科技研发能力的显著提升,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所释放的旺盛活力。
自由遨游的动力,来源于对引领式创新的不懈追求。国产大飞机项目的实施,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一环。这是中国企业必须迈过的门槛,也是中国科研人员迎来的重大契机。每一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突破,都意味着一批基础学科实现了巨大进步,中国赢得了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的勇气与信心。
自由遨游的动力,还来自于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运-20相比,主要用于民用领域的C919和AG600都把市场需求摆到了设计、生产、销售的核心位置。以市场为先导整合相关制造领域、整合技术资源,辅之以政策的有力支撑,也是全球航空产业强国的普遍做法。正是借鉴这一经验,包括AG600在内的国产大飞机不仅自身得到了充分的孕育空间,还使得我国航空产业链条持续扩张、完善。一张以AG600为支点、覆盖更多产业领域的通用航空之“网”正编织出更绚丽的明天。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390号
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与农民工工资清欠线索信访联系人
总部:成 鹏 021-20888327 chengpeng@comac.cc
试飞中心:彭博 021-20889919 pengbo@comac.cc
营销中心:杨旭 021-20886097 yangxu1@comac.cc
四川企业:胡琳娴 028-67691692 hulinxian@comac.cc
假冒中国商飞企业及所属企业问题线索举报联系方式 陈先生 021-20880893 chenyudong@comac.cc